前言
太平洋上又闹腾了,从7月13日开始,美澳拉着17个国家搞什么"护身军刀2025",3万5千人的大场面。
有意思的是,这回英国人比美国人还着急,嗓门喊得比谁都大,同一时间,42辆坦克趁着夜色偷偷运到了台湾。
英国人这是咋了?这批"地表最强"铁疙瘩真能管用?
作者-山
英国人这回真急眼了
英国防长的话比五角大楼还硬气,你说奇怪不奇怪,远在万里之外的英国人,突然对台海问题比谁都上心。
7月28日,刚上任没几天的英国国防大臣希利,人还在澳大利亚没坐热板凳,就扔出了一句狠话。他对着媒体镜头信誓旦旦地宣称,一旦太平洋有事,英国"准备好战斗",要和澳大利亚"并肩作战"。这话说得比美国国务卿还硬气,比五角大楼的表态还直接。
为了证明不是光说不练,英国皇家海军的"威尔士亲王"号航母,也带着几架金贵的F-35B战斗机,千里迢迢开到了澳大利亚达尔文港。
可问题是,英国人为什么突然这么急?甚至比这场戏的总导演美国还急?这背后,可不是什么简单的盟友情深。这就像中年大叔非要证明自己还能跑马拉松一样,表面上雄心壮志,实际上心虚得很。
脱欧之后的英国,国际地位一直有些尴尬。在欧盟那边说话不好使了,能抱的大腿就剩美国一根。眼下特朗普随时可能卷土重来,伦敦的算盘打得清楚得很。
趁早多喊几句狠话,多往美方阵营里凑点热闹,就是给未来递上一份"投名状"。希望能在关税和贸易谈判上,捞回些实打实的好处。
但问题是,嘴上的雄心和手里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量级。英国国内媒体自己都忍不住调侃政府"打肿脸充胖子"。皇家海军的航母三天两头传出漏水、动力故障的新闻,F-35战机不是停飞就是摔机。
航母漏水的新闻都上头条了,还硬撑着要出风头。真要跑到几千公里外参加高强度作战,恐怕连后勤都心虚,更别提维持长时间的存在感。
美国的小九九和盟友的各自盘算
英国人急成这样,说到底还是华盛顿那套老把戏在作怪。作为总导演,美国的心思就复杂多了。
它既要这场戏演得热闹,让全世界都看到它的号召力,又打心底里害怕假戏真做,自己真的要下场肉搏。华盛顿的算盘打得精着呢。
五角大楼的电脑模拟过无数次了,每一次的结果都让白宫心惊肉跳。台海一旦开战,美军的伤亡可能是数以万计的。这笔账,谁都算得清,代价太大了,大到任何一个总统都承受不起。
所以,美国的策略就变得非常有意思。它自己躲在后面,搞"战略模糊",嘴上说着"一切皆有可能",就是不给个准话。然后拼命地把盟友往前推,搞"威慑外包"。
"护身军刀"演习就是这种策略的产物,让日本、澳大利亚、英国这些国家冲在前面,出人出枪,分摊风险。大家一起把声势造起来,万一真出事了,这些盟友就是第一道防线。
美国自己则可以看情况再决定怎么动,盟友们表面喊得欢,心里都有自己的小账本。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就很清醒,直接表态说参不参战得民选政府决定,不能让美国提前定调子。
这话等于给华盛顿泼了一盆冷水。日本、韩国虽然跟着起哄,但真要为了美国的利益去拼命,那就要好好掂量掂量了。一算伤亡数字,白宫就心虚了。
每个国家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。德国派个战斗机编队过来走走过场,法国带点部队刷刷存在感,印度和印尼更多是借机练兵。这种建立在沙滩上的联盟,看似强大,一阵大浪过来,可能就散了。
"最强坦克"还是"最贵废铁"
正当各方吵吵嚷嚷的时候,台湾悄悄收了批"宝贝"。7月27日深夜,台北港灯火通明,42辆崭新的M1A2T主战坦克,被小心翼翼地吊装上岸。
深夜运坦克,搞得跟做贼似的。台湾军方和当局对此兴奋不已,开足马力宣传这是"地表最强战车",仿佛有了这坦克,就能高枕无忧了。
不过,在台湾的民间和网络上,却是另一番景象。无数网友毫不留情地给这款坦克起了各种外号:"移动棺材"、"史上最贵靶子"、"压垮桥梁的大铁块"。这种嘲讽并非空穴来风。
M1A2T坦克,战斗全重超过60吨,是个不折不扣的"重量级选手"。但台湾的地形,多山多水,桥梁密布,很多基础设施根本承受不住这种吨位的碾压。就像给台北的小巷子里塞进大卡车,根本转不开身。
这意味着,这些"最强战车"的活动范围将被极大限制,只能在少数几条公路上挪动。战时跟活靶子有什么区别?
更要命的是,现在打仗还靠坦克冲锋?想多了,无人机满天飞的年代,坦克就是活靶子。俄乌战场的画面,全世界都看得真切。在无人机和远程导弹面前,再厚的装甲也无异于裸奔。
没有绝对制空权,这种大家伙就是天上无人机最喜欢的目标,据说买一辆M1A2T的钱,够解放军造四辆99A坦克。买回来贵,养起来更贵,零件还得看美国脸色。
台湾当局指望用这些过时的"铁甲战车",在滩头上演一出"寸土必争"的悲情戏码。这战术思维,还停留在上个世纪。网友调侃得对:史上最贵的移动棺材。
喧嚣背后,真正的实力对比
吵来吵去,咱们还是得看看真家伙。当大国们在演习场上钩心斗角时,真正的实力对比正在悄悄发生变化。
美国想让别人为自己火中取栗,英国想借别人的场子重温旧梦,台湾想靠几件新玩具给自己壮胆。每个人都在打着自己的小算盘,所谓的"共同威慑",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。
真正的实力不在台面上吆喝。解放军这些年悄悄憋的大招,可不是闹着玩的。从戈壁深处竖起的东风反舰导弹,到东南沿海密集的远程火箭炮。从天上铺天盖地的无人机蜂群,到水下悄无声息的潜艇狼群。
中国的"区域拒止/反介入"能力,早已不是一句空话,这是一个以逸待劳,将整个战场信息化的体系,等待着远道而来的疲惫之师。
现代战争不是比谁嗓门大,解放军的航母战斗群、第五代战机、信息作战部队,这些年默默发育的实力,才是决定棋局走向的根本力量。
任何想靠几场演习、几句狠话就来中国家门口指手画脚的外部势力,都必须掂量一下,自己是否真的能承受这体系一击的雷霆之怒。
各方的"小算盘"碰上历史大潮,就像螳臂当车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谁也别想开倒车。当历史的潮水真正涌来时,那些建立在投机和幻想之上的沙堡,终究会被冲得一干二净。
纸老虎再怎么张牙舞爪,遇到真老虎还是得现原形。这个道理,76年前的"紫石英号事件"就已经证明过了。如今实力对比更加悬殊,有些人还在做白日梦。
结语
说实话,看这场闹剧,就像看一群人在台上演戏。英国人想找存在感,美国人想当甩手掌柜,台湾当局想抱大腿。可惜啊,观众不买账。
台海问题,说一千道一万,都是中国的家事。中华民族的统一,是历史的必然,不会因为一场军演而动摇,更不会因为几句威胁而停止。那些虚张声势的表演,终将像太平洋上的浪花,喧嚣一时,最终散去。
你觉得哪个更靠谱:是这些"纸面联盟"的威慑力,还是实打实的硬实力对比?留言聊聊你的看法。
作者声明:作品含AI生成内容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