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私密通话录音引发的政治风暴,将泰国总理佩通坦推向风口浪尖。
在泰柬边境局势持续紧张的背景下,军方的强硬立场与佩通坦的外交策略产生激烈碰撞。
当军事冲突的硝烟逐渐散去,泰国宪法法院的最新决定却为这位年轻女总理带来一线曙光。
泰国政坛的这场博弈将如何收场?
泰柬边境争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,但这次冲突的时机却格外敏感,自5月28日柏威夏省与乌汶府交界地区首次交火以来,两国关系急转直下。
一名柬埔寨士兵在“翡翠三角”地区的死亡,成为这场冲突的导火索。
对于佩通坦而言,边境冲突的爆发无疑是雪上加霜,6月中旬那段与洪森的通话录音曝光后,她在录音中称呼洪森为“叔叔”,并批评泰国军方“像疯子一样失控”的言论引发轩然大波。
这段仅9分钟的对话,不仅让她失去执政联盟伙伴自豪泰党的支持,更引来宪法法院的违宪调查。
随后在7月24日,柬埔寨方面率先发起攻击,泰国军方的回应可谓迅速而有力。
泰国空军出动F-16战机,面对只有6架米格-21的柬埔寨空军,确实形成了压倒性优势。
地面战斗中,泰军同样表现出色,柬埔寨陆军第7师师长杜昂·索姆南少将在洞玛河地区阵亡,副司令第三支援师师长颂莱·杜克中将也在交火中丧生。
就在泰军取得军事胜利的关键时刻,泰国宪法法院做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决定。
7月30日,法院以5票赞成、4票反对的微弱优势,同意延长佩通坦提交答辩材料的期限至8月4日。
这已经是法院第二次同意延期,此前7月1日佩通坦被暂停职务时,法院给出的期限是15天。
这个5比4的投票结果颇有玄机,按照法院的说法,这是“最后一次延期”,如果佩通坦再次无法按时提交材料,将被视为放弃辩护。
但从另一个角度看,法院显然在为佩通坦留出更多回旋空间,要知道,泰国宪法法院素有“总理杀手”之称,2008年沙马总理仅因参与电视烹饪节目就被裁定违宪下台。
佩通坦方面给出的延期理由是“仍在收集证据,材料尚未完成”,但明眼人都知道,这段时间里边境冲突的发展态势才是关键变量。
当泰军在边境取得明显优势,当国内舆论因军事胜利而振奋时,佩通坦的政治处境也在悄然改变。
佩通坦的政治困境让人联想到她的家族历史,父亲他信因军事政变被赶下台,姑姑英拉也因大米收购案流亡海外。
钦那瓦家族在泰国政坛的沉浮,几乎就是泰国民主政治的一个缩影。
但佩通坦显然从前辈的经历中学到了不少东西,与英拉的强硬不同,她更善于妥协和平衡。
这次边境冲突中,尽管她在录音中批评军方,但在公开场合始终强调政府与军方的团结一致,7月26日她在文化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,明确表示政府“首要任务是保护民众生命安全”,同时重申对柬埔寨“严重战争罪行”的谴责。
而且佩通坦深知经济牌的重要性,2024年泰柬边境贸易额达1755.3亿泰铢,约合384.88亿元人民币。
一旦关系恶化,两国经济都将受损。在冲突期间,她巧妙地推进中泰高铁二期工程启动,这条连接昆明与曼谷的战略项目全长873公里,预计2031年全线通车。
通过这张“基建牌”,佩通坦不仅向国内展示了外交成果,也为自己在国际层面争取到更多支持。
这场泰柬冲突背后,实际上是大国博弈的缩影,中国作为东盟连续15年的最大贸易伙伴,2024年与东盟贸易额达9754亿美元。
在柬埔寨,中国累计投资超过200亿美元,在泰国,则有高铁、5G等大型项目。
美国方面,每年向泰国提供约1000万美元军事援助,并有金色眼镜蛇军演等合作项目。
佩通坦显然意识到这种复杂的国际环境,在边境冲突最激烈的时候,她选择在马来西亚、中国与美国三方代表见证下签署停火协议,这本身就是一种平衡外交的体现。
通过让各方都参与调停,她既避免了完全倒向某一边的风险,也为自己赢得了国际社会的理解。
冲突期间,中国外交部坚持“两国都是友好邻邦”的中立立场,美国也没有明显偏向任何一方。
这种大国的理性克制,为佩通坦的外交斡旋创造了有利条件,当停火协议最终签署时,尽管双方仍有零星冲突,但大局已定。
从录音门到边境冲突,从被停职到法院延期,佩通坦的这段政治历程堪称惊心动魄。
但正如她在总理府那次讲话中所说:“问心无愧”。在复杂的政治博弈中,她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政治智慧。
军事胜利为她赢得了民意支持,外交平衡为她争取了国际空间,而宪法法院的延期决定则为她的政治复归铺平了道路。
8月4日的答辩材料提交,或许将成为她政治生涯的又一个转折点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